网站简介
我来完善北京联合大学是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多所大学的分校。北京联合大学以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己任,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经、管、文、法、理、工、教、史、医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学校拥有13个校区,分布在北京的6个城区,形成了以小营校区为中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学布局。学校校本部位于交通便利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东侧小营校区。学校设有:应用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商务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旅游学院、信息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广告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应用科技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
学校现有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40余万册,专任教师近180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本科生2万余人,高职高专生近8千人、外国留学生1000多人以及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学校还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4000多人。建校3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17万名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各行各业,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北京联合大学主动适应国家及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整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性特色初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9个,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5个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本科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专业选择空间。
学校现拥有考古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专门史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经济法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食品科学、特殊教育学、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学6个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深造空间。
【和谐共进的教学与科研】
北京联合大学以培养基本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质量工程项目为依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教材8种,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并取得一大批具有标志性的北京市级质量工程项目。此外,学校还获得北京市级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余项,承担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和北京市教委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30余项。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突出应用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服务首都建设为宗旨开展科学研究,拥有国家级食品检测中心1个,市级科研机构4个——北京市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设有食品科学研究院、台湾研究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35个。近几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及课题400多项,每年获得科研经费名列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前茅。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和《旅游学刊》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北京联合大学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有专任教师1768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5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12人,担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等职务12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教学名师6人,市级拔尖创新人才9人,市级优秀教师18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33人。有荣获北京市孟二冬式的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1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6个。目前,学校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等整体结构较为合理,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师资队伍。
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共19所院校组成的。作为学院路教学共同体理事单位和成员校,我校学生能够跨校际选修其他成员校涉及文学、艺术、体育、医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优质课程,辅修其他成员校类别丰富的专业并获得辅修证书,享用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领略不同的校园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国际化程度全国领先。学校充分利用北京的地缘优势,通过校际访学、名师讲学、客座教授等多途径多形式积极引进境内外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接受国际教育的平台,努力实现国内外优质教育的有效衔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系统完善的学生成长机制】
北京联合大学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积极构建系统完善的学生成长成才机制: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试点;试行主辅(副)修制、双学位制,转专业制、实验班等,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通道。
学校以国家级和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三个实验班,对优秀人才开展针对性、创新性教育。实验班师资配备优良,聘请学校知名教授和知名企业骨干担任双导师,聘请校内外教学名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市级名师授课比例不低于50%。实验班学生享有各项优惠政策:成绩优异者优先享受参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公派出国留学或交流的比例不低于50%;享有环境良好的专用自习教室;享有单独设立的奖学金和技术实践与创业基金等;学校还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实验班的教学建设与改革。
【形式多样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积极推进国际化是学校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学校着力于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国外、境外学习经历,着力于营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跨国家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在未来世界城市建设中的竞争力。
学校积极开拓国际/境外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瑞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高校开展了多种合作交流项目。如: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罗汉普敦大学等开展了3+1、4+1项目以及3+1+1硕士合作项目;与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开展了在校生交流项目及硕士学位项目,每学期选派30名优秀学生赴该校交流学习;与日本新泻大学、韩国建国大学、首尔市立大学以及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开展了在校生交换项目;与瑞典林雪平大学合作开展了户外教育硕士项目。参加各类合作交流项目的学生在学费及住宿方面享有不同的优惠政策。在校生参加合作交流项目选派力度逐年加大,学校力争到2015年,8%的在校生享有境外学习经历。
学校积极引进国外合作院校先进教育资源和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和做法,实施教育国际化和教育本土化有效融合,并通过聘请外国教学专家、本土优秀双语教师开展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让学生在校内即可接受到先进的国际化教育。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吸引了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每年有超过1000人次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我校就读。在这里学生会感受到洋溢在校园里国际化氛围,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异域文化。
学校通过参观互访、论坛、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交流,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几年来,学校成功举办了中美韩国际研讨会、北京国际特殊教育学者讲坛、国际职业教育论坛和地方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并与台北科技大学等多所台湾高校多次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高等教育(技职)学术研讨会,在海内外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创新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
学校秉承依托本科办高职的思路,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高职教育出精品、高职专升本教育上水平的办学局面;构建以专升本衔接高职本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有32个本科专业承担了面向北京市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优秀高职毕业生高职升本的培养任务;71个高职专业中,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传播等4个专业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专业,另有11个北京市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十二五期间,我校被确定为北京市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北京市职业教育等级分级改革的试点单位,即市场营销和餐饮与服务两个高职专业。试行职业教育分级制后,将打破过去按学历培养职业人才的模式,高职将不再成为高等教育的低等级学历层次,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所学的职业教育级别,最高可获得相当于研究生学历层次的职业教育资格,这将为我校高职生提供前景广阔的发展空间。
【知行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软硬件环境建设,为学校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学校已建成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实践教学中心2个,校级实践教学中心9个。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先后与德国SIEMENS公司、美国LC公司、中国网通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全聚德餐饮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专业建设与改造、高新技术应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首旅集团、首都博物馆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被评为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IBM、金隅集团等多家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学校重视实施双证书教育,通过多种政策与制度鼓励学生,参加20多项国内外权威技术等级证书的考试,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学校还积极搭建学科竞赛和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平台,构建院、校、市、国家四层次学科竞赛体系。我校是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承办校之一,承办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并扩展到京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学校通过学分奖励等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取得丰硕成果。以2010年为例,在英国伦敦举办的128届国际音频工程师协会(AES)学生录音竞赛中,我校学生刘达荣获非古典环绕声作品第一名和世界/民族立体声作品第一名。这是中国学生首次在AES学生录音竞赛中摘得桂冠,也是历史上首次一人独得两项大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我校2队荣获市级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5位同学荣获一等奖;全国高校首届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获得一等奖1个、三等奖2个;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第十一届国际大学生广告大赛,荣获社会类广告生活组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2个。
我校是北京市八所可以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院校之一,在近两年大运会中,我校队员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多次取得好成绩,并有7人获得了国家运动健将称号。我校被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评定为北京地区唯一的国家青少年健美操培训中心。在全国健美操联赛中,我校取得5项冠军;在第四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2010年世界拉拉队竞标赛中国选拔赛中,我校取得4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
网站栏目
-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访问 | 收藏
旅游学院是一所培养本、专科旅游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学院正在构建产学研一体、国际化办学模式,努力建设办学理念先进、办学体制灵活开放、办学层次多样的新型旅游学院。 -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访问 | 收藏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以工科为主,工科、管理、艺术相结合、以生物化工学科为重点,以生物新医药支柱产业为依托,与企业管理和应用艺术相关专业协调发展,坚持校企合作。 -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访问 | 收藏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北京师范大学分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3年改为现名。该院是一所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北京市属公立普通高等学校,主要为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和北京市普通中等学校培养师资,并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学院办学以本科层次为主,也有部分高职(专科)专业。 -
国际交流学院 访问 | 收藏
国际交流学院,是北京联合大学17所学院之一。 国际交流学院开设学历教育和长短期语言培训,每年吸引几千名来自泰国、韩国、印尼、英国、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的学生前来求学。 -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访问 | 收藏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是由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网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于2008年4月合并成立,是北京联合大学专门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所二级学院。 -
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 访问 | 收藏
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于2000年2月,由人民日报社所属北京诺贝广告有限公司与北京联合大学合作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广告学院。学院实施明确就业方向,进行就业教育,开拓就业市场的应用型办学思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专业人才,并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加以落实,逐步形成了特色。 -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访问 | 收藏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立于2000年9月,是一所相对独立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院,是北京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承担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残疾人高等教育和指导北京市特殊学校教研科研等多项任务。学院拥有特殊教育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教学和专业建设,其中包括特殊教育专家朴永馨教授、特殊教育专家许家成教授等。学院的教学工作思路是:发展以特殊教育理论为导向、相关学科为支持的,满足特殊教育需求的应用性教育,为首都特殊教育和残疾人服务。 -
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 访问 | 收藏
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开展多层次办学,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分校的自动化系。学院设有电气与控制工程系、物流系、交通工程系、电子技术教研部和一个实践教学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 访问 | 收藏
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为主要学科发展方向,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学院设有本科专业,同时还设有高职专业,基本形成了各专业相互支持、本专科相互衔接配套的专业格局。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数控技术专业是全国第一批高职重点建设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是北京联合大学高职重点专业。 -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 访问 | 收藏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是培养电子信息领域工程技术人才,以工科为主的学院。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清华大学分校、北京邮电学院分院等,二十八年来,学院已为北京市输送了约3万名IT应用性人才。 -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访问 | 收藏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建校的北京大学第一分校(1983年更名为北京大学分校)和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1985年两所分校分别归入北京联合大学并于1994年合并,成立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目前,学院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300余人,是一所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包含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学院。
本类网站排行
- 评论
- 人气
- 网站名称人气
- 北京服装学院 65794
- 山东师范大学教务处 63970
- 西南科技大学 47783
- 聊城大学教务处 47720
- 四川农业大学教务处 45477
-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42903
- 太原理工大学教务处 32999
- 陇东学院 31236
- 五邑大学 24994
-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 21970
